回過頭來看看, 當初決定對野拉百歲時候的建立作息, easy peasy! 解決厭奶, easy peasy! 解決厭泥, 拍拍胸脯,也沒甚麼大不了!! 然而隨著野拉拉慢慢長大,媽咪越來越需要面對好多好多新的課題. 關於教養,我認為是其中最刻不容緩,我必須要好好修習的一門課.  

 

我常常聽到很多朋友,甚至是我自己的家長, 一聽到這套百歲法教導孩子睡眠比吃更重要,睡覺時間就是好好睡覺的想法;甚或是聽到我對野拉引食控制很嚴, 零食到一歲以來只吃過米餅, 而且只有正餐吃得好才有的獎勵,餐跟餐之間我"絕對"不給任何小點心的做法,而問我 "她懂嗎?" "她懂得這是獎勵嗎?"  "她不會吵著要玩不要睡嗎?" 其實我反而想要反問這些人, "你覺得小孩懂嗎?"

沒錯!當然不懂!! 但是就因為她不懂,所以我更要教導她! 每次聽到有人說"孩子大了就好了",我其實真的不以為然. 你真的期望一個像白紙一樣,什麼都沒學過的孩子,有天忽然跟你說"爸媽,這些我都知道,你不用說了!!"嗎?? 如果她這樣講,那麼一定是你曾經或是時常在他耳邊不斷重複,耳提面命. 教導孩子,從百歲作息開始我就學習到,是一次一次又一次不斷的重複. 野拉百日時候我們邀請朋友們來家裡玩.到了她小睡時間,夫妻倆帶他上樓,舉行睡前儀式完就下來,前後不到三分鐘. 朋友中有對夫妻,小孩比野拉大幾個月,很是驚訝,馬上問"就醬??" 那位媽媽還馬上轉頭對自己的孩子說"跟妹妹學著點啊!" 但我卻覺得那小孩很可憐. 小孩需要哄睡也是父母養成的習慣,你不教導他睡覺也是可以自己睡的,只是要孩子跟別人學著點,於我,這樣的態度不是身為爸媽該有的教育態度.

 

那麼爸媽的態度到底該是甚麼呢?? 老實說,這真的很難有一個準則! 夫妻之間或許多少都有不同的意見了,更遑論每個家庭的觀念都不一樣,接受度都不同.

 

會讓我有這樣感慨的因由,先是在於過去一個月來發生的一些事.首先是差不多三四個禮拜前,我帶野拉去朋友D家作客.朋友D有一個女兒,跟野拉才差了一個禮拜多一點. 野拉玩著對方小朋友的玩具很是開心, 其中有一個玩具更是愛不釋手般, 一直拿著搖搖晃晃的. 朋友D家境不差, 也是舊識, 因為孩子年齡差不多,也挺喜歡Ella的.她大方地說要把這個玩具送給Ella,我當然推辭了說不要,但是她一句"沒關係,只是便宜的玩具而已!而且也不是新的,我還不好意思呢!" 我就收下了. 但是,回到家, 我一整個大後悔,慚愧至極,深深覺得我做錯了!!! 像Ella這麼大的寶寶,還沒有"我的"的觀念,對於玩具更是新奇感來得快去得快. 她喜歡玩這個玩具,並不代表她一定是需要跟想要這個玩具;再者,這簡直就是養成了她以為這樣的行為是可行的,到人家家只要喜歡就可以是"我的",就可以帶東西回家的習慣.

自此,我對野拉寶貝這一類的行為很注意,並且從家裡開始試著幫她建立"我的", "媽媽的",跟"爸爸的"的觀念化分.

然後昨天帶野拉妹再去朋友D家看她新生的寶寶. 一同出現在朋友家中的, 還有一個媽媽帶著比野拉小三天的孩子,暫且稱這寶寶G吧! 一起玩的時候 , 野拉伸手拿了地上另一位阿姨沒有收好的東西.我馬上伸手制止野拉說"這不是你的,你不可以亂拿!" 寶寶G的媽媽看了馬上說,寶寶G也是這樣,什麼都要拿! 我說"對呀,現在她們都還沒有這些觀念,會覺得什麼都是"我的"".寶寶G的媽媽馬上說"是呀是呀!" 我馬上接著說:"所以我才更要教她,這些不是我們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寶寶G的媽媽馬上一臉悻悻然地"喔..."了一聲,並不說話.

接著過了一會兒, 寶寶G伸手從朋友D為野拉準備的生日禮物袋子裡拿出了野拉拉的生日禮物. 當然寶寶G跟她媽咪因為晚到,並不知道那就是我們的東西. 一手吃著餅乾, 另一手一邊伸手進袋子拿東西, 寶寶G的媽媽並沒有制止寶寶G的行為,反而還笑朋友D送野拉的娃娃頭很大. 我呢?礙於這是第一次跟寶寶G還有她媽媽見面, 真的很不好意思制止寶寶G的行為.可是其實老實說,這樣行為不禮貌不說,我還有點嫌她手髒啦 XDDD   野拉呢?不知道這是她的禮物,她是主人, 我這個媽媽卻自己放棄了保護她的權力與義務.

 

我不禁感覺到, 好多次當野拉玩玩具的時候,別的寶寶來跟她玩,我都會跟野拉說 "你要懂得分享喔!跟XXX一起玩好不好?!" 可是當是別人的父母先開口要野拉分享的時候, 我卻也是有一點那麼不樂意. 凡事有個先來後到. 跟老公討論這件事,我們兩個都覺得好難, 因為私心裡,我們都想到自己小的時候, 有個玩具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歡,很珍惜, 真的很怕它被別的小朋友弄壞, 真的一點也不想分享, 想要自己好好一個人玩. 卻聽到別人的家長或是自己的媽媽說"不要這麼小氣"就硬著頭皮分享了, 結果到最後,玩具果真壞了,對方家長說不好意思要賠,我媽卻會說"沒關係,玩具而已", 或是"媽媽再買一個給你". 甚至會有家長就閉嘴,連聲對不起都不說的.  我想著: "沒錯,分享是種美德,可是為什麼野拉[一定]要分享? 如果東西是野拉的,她為什麼沒有權利跟權力說不??" 玩具可以再買,但是傷害已經造成.追根究柢, 像上述對於寶寶G的行為,我並沒有出生制止,或許或多或少都跟從小家裡的教育我凡事先為別人作想,尊重別人,要有禮貌有關. 可是這樣的教育卻養成了我不懂得拒絕別人的軟弱.  

"分享",有時候好像被無限上綱了. 保護自己心愛的人跟東西有什麼不對?

請別誤會, 我還是覺得我媽媽教育我的價值觀是正確的, 我也希望野拉是個大方的孩子. 只是如果凡事先以別人為依歸, 那自己呢?? 如果跟人有了衝突或矛盾, 總是要先檢討自己,是沒錯!但是世界上總是有人永遠都那麼自私無理, 為了那些人去檢討自己,根本就是浪費時間跟自我.

我常常覺得做人好累. 我希望野拉不要像我一樣覺得這麼辛苦. 所以我思考著我以後該如何教導野拉?? 想來想去, 好像只有想到先跟她說我覺得正確的觀念,然後加個 "但是! 為了保護你自己,你也可以...."但是矛盾的我又想,這樣不是簡直就是前面說了一堆都是白說嗎!!?? 

 

在百歲版上好奇詢問了前輩媽媽們的意見, 我想,以後要是有遇到這些問題, 如果玩具不是我們自己的, 我會問野拉拉要不要跟小朋友一起玩?她說好當然好,但是她當然也可以說不要.如果是那樣的話,我會跟別的小朋友說, 畢竟是野拉先來的,等她玩完就可以給你玩. 假設玩具是我們自己的,那我更需要尊重野拉的意見跟想法. 在她願意分享的時候鼓勵稱讚她,在她不願意的時候瞭解她的原因,合理地予以尊重.

如果她伸手拿人家的東西, 別人合理溫暖但是直接不是責罵的口氣告訴野拉"這是我的,請你還給我" 我反而會很appreciate 這個人教導了野拉正確的觀念.

跟別的小朋友玩, 這麼小的孩子對同樣的小娃娃都會很好奇喜歡, 會想要伸手表示友善.但是她們現在還不會控制自己的力道, 我很擔心野拉伸手傷到別人的孩子, 而相對的,我也不想要野拉因此受傷. 所以每次野拉拉伸手想要去摸別的小朋友,我都會伸手先是制止伸往對方臉頰的小手,不斷跟她說不可以碰臉 (怕她抓到別人眼睛,而且我覺得抓臉很不禮貌),但是引導她輕輕跟別的寶寶握手,或是摸摸小胖腳之類的.我就有碰過兩家父母互相抱著自己的小孩面對面讓寶寶接觸,對方小孩不斷伸手往野拉頭臉方向伸去.老公不動聲色地輕輕移開,我故意要去幫野拉整理帽子阻擋對方寶寶的手 (指甲還很尖), 但是對方寶寶卻越來越往前, 而她的父母竟然只是笑笑地說"啊~她想去拉Ella的頭髮啦!她每次去PG看到別的小朋友都會去抓人家頭髮~" 我內心卻想著:"你驕傲個屁啊!"這樣的行為是應該鼓勵的嗎?你非但沒有制止還這樣笑著任由自己的孩子一再再往前逼進. 我不高興的絕對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行為. 孩子如何都是父母造成的. 這麼小的寶寶真的不懂嗎?你若真的覺得她不懂,她就真的一輩子學不會. 

 

每次帶Ella出去,媽媽回來都學到好多課. 新手父母對於教養, 我真的很戰戰兢兢, 深怕自己不夠智慧去教導我的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o7k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