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先一開始就要跟兜兜媽道個歉,因為我欠文欠好久 不過因為改泥粥一開始也還在抓那個比例跟煮法,怎樣最適合我們家的鍋子,米,還有野拉公主,所以才會這樣拖了一陣子. 到底上述因素在泥粥裡會有什麼差呢?? 請大家((誰??))慢慢看下去~

再跟兜兜媽說一次抱歉,昨天晚上更新完網誌,關了電腦,才發現忘了放照片 = =" 現在有新照片喔!! 還有內文也都再稍稍做了一滴滴修改.

 

=======================================================================

跟很多百歲中醫媽媽比起來, 野拉正式改泥粥改得很晚. 一般很多百歲中醫版上的媽咪在寶寶7-9M間會改泥粥,我其實在野拉拉9M時也試過兩次. 但是廚房低手仰賴大同電鍋如我, 加上人類最大的天敵:懶! 所以粥煮得好真是要靠運氣啊~那次粥煮到夠爛,還是先用電鍋蒸過,悶過, 每次要吃之前我還再煮一遍才有辦法讓米夠化開.傻媽我都是覺得煮個粥怎麼這麼麻煩啊!! 等到11M想說應該夠大了, 再來試試看! 一樣是我先用早餐的白粥來試試:第一次用電鍋煮得還可以, 野拉吃了, 觀察便便,沒有問題, 自以為可以往下一步前進的時候,第二次同樣用電鍋煮卻不夠軟爛,野拉拉吃了雖然便便沒有問題,但是因為煮得不夠化開, 所以她吞得不是很好,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次正好帶她出門三天兩夜的旅行,住宿地方的水有種味道, 用電鍋加熱後的白粥真的不是很好吃啊主要還是去玩最後一天中餐, 野拉吃道噴泉吐, 所以改泥粥計劃就此先打住了

 

但是到底泥粥是什麼? 泥吃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改泥粥?丹瑪阿祖不是說 泥吃到兩歲臼齒長齊了再換固體食物嗎??

其實泥粥就是菜料是泥, 飯是粥,兩樣東西"喇喇A"在一起. 基本上我個人不怎相信老一輩總說咀嚼需要練習, 所以只吃泥無法練習咀嚼這套. 我覺得有牙齒的動物天生就有咀嚼本能, 野拉從一開始吃泥就有咀嚼的動作出現. 但是決定改泥粥的原因又在於:

1.其實粥比泥更護胃. 而粥護胃的主要成分就在於那濃濃的米湯,可以為胃壁形成一層屏障, 這是跟煮好的"稀飯"打成泥不一樣的.所以傳統上人一有什麼腸胃不適, 媽媽會煮粥給你吃,卻不是煮"稀飯"打成泥.

2.我看吳清忠先生的[人體復原工程]中有提到, 人要身體健康,首先提升自身的能量. 經絡通暢, 腸胃才會好, 腸胃好了吸收就會好,自然身體血氣暢通無病無痛. 經絡通暢其實最基礎的良好飲食習慣的建立就是該落實在生活中,不需要名醫告訴的事情. 其中膽經跟膀胱經是人體分布最廣泛的兩道經絡. 而膽經的分布從頭就開始貫穿全身. 所以咀嚼的動作可以刺激膽經分泌膽汁. 膽汁分泌充足了,身體才能將食物分解而吸收. 簡單來說, 咀嚼次數越多, 消化酶分泌越充分,食物到達小腸時成為液態比例越高,被吸收的比例也就越大.

3. 在國外一般媽媽都是讓寶寶吃泥,然後間或給些固體,比較硬脆的食物來練習咀嚼,然後到一歲之後開始可以給table food.(上次野拉一歲健檢門診,醫師就要我給他一些table food了) 但是我覺得, table food 畢竟調味還太過"成人",而且雖然我有給野拉吃米餅,cheerios跟吐司當飯後獎勵點心,可是如果小寶寶的胃要直接從稀軟的泥就變成固體食物,變化太快. 泥粥跟之後的碎菜粥到最後的軟飯然後跟大人一起吃乾飯,卻可以階段式地一步步往上調整, 比較不用擔心transition的問題. 再者,若如一般傳統直接煮菜粥給寶寶吃, 首先可選擇的容易煮軟爛的蔬菜種類就比較有限;何況要煮到軟爛, 我合理懷疑蔬菜的營養會隨著長時間烹調消失或減少,那吃來幹嘛??XDDD泥粥卻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菜料快速炒好打泥就丟到熄了火的粥裡跟著悶. 

當然有媽媽會擔心粥的顆粒會不會不好分解消化的問題? 從試著煮泥粥開始, 雖然有時候我有比例問題,但都是在水跟米量上較多, 粥都可以煮到很化. 我自己吃過, 放在舌上不需要牙齒的幫忙就可以化開,野拉的poopoo裡也都沒有出現過完整的飯粒,所以我覺得這點不用擔心. 

 

泥粥原創人D媽的煮粥大法請參考這裡. 但是D媽也有說,煮粥跟米的品種,每家瓦斯跟爐子火力大小...都有關,每個想嘗試的媽媽肯定需要煮個幾次去調整,但是大致上的原則照D媽的方法不會差太多. 而且經驗也告訴我:用爐子煮跟用電鍋煮真的差~~很~~多!!!!!

 

我因為人在加拿大,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用電磁爐式的爐子. 就算有些家裡有瓦斯爐, 也不像台灣那樣可以大火快炒 (好懷念!!) ,加上米的品種有差,這裡就算我都買比較愛吃的圓米,還是不夠台灣的米圓. 真的比較像台灣米的品種的日本米,都賣好貴...@@"

Anyway,目前我試驗出來適合野拉拉的粥的煮法需要幾個要點:

1.1.3杯米洗淨用200-250ml水泡著丟冰箱冷藏過夜

2.煮時需要1800ml的水煮滾後,放1/3或是在少一點湯匙左右的椰子油跟一點點海鹽,可以幫助防沾鍋.我沒有用鑄鐵鍋,一般T-fal的不沾鍋拿來煮,目前還沒煮到"操輝搭"過. 並且真的不需要一直一直去攪拌,一邊炒料每5.6分鐘想到去攪攪就可以了.

3.  大概因為我們家爐子是用電的,每個階段過程會需要比D媽的方法煮稍微久一點(再加上我往往一邊煮一邊看韓劇),但基本上也可以在30-40分鐘內結束(有含炒料跟打泥).下面是我自己試過調整後我自己家適合的粥的方式:

1800-2000ml 水大火滾後加椰子油跟一點海鹽. 把米連泡米的水一起丟進鍋子裡煮,直到水開始變得稠白,攪拌確定沒有沾鍋後轉中火蓋上鍋蓋(about 15 min).並且這時候因為我家爐子是有分大中小圈圈的那種,我改成小圈圈的中火去煮,這樣基本上不大用去擔心水會噗出來. 這個時候就可以去炒料跟打泥,其間注意一下不要讓煮粥的水噗出來,並且有空時候稍微攪拌一下就好(about 20-25min). 料炒好打好成泥,丟進粥的鍋子裡轉小火喇喇A,把泥料跟粥均勻地融合在一起(about 5 min).蓋上鍋蓋後熄火.前輩說,夏天悶1hr (不然泥粥容易臭酸),冬天悶2hr.  不過可能我們家夏天都定溫在23-24度 (唉~冷氣錢啊!!)所以悶上1.5 hr還可以

4.打泥料的時候,我會根據材料的種類跟量適度再加50-100ml的水

5.這樣的量可以煮出野拉兩噸中餐(375ml/餐) ,兩頓晚餐(425ml/餐) ,跟一頓早餐(300ml/餐),合計1900ml 的泥.通常早餐都是另外準備,但是有考慮要不要乾脆加量可以多煮變成兩頓早餐...主要是因為早餐不吃蔬菜,還有蛋白質不要放太久的考量,所以還在猶豫中 XDDD 

 

我個人有問D媽說過,因為泥粥畢竟是有顆粒的,飽足感會比泥大, 所以量上面應該是會減少. 比如寶寶本來是吃400-450ml的泥,泥粥大概會量降到350ml左右. 但是野拉以晚餐算原來可以吃450ml的泥,泥粥可以吃到425ml, 中餐原來400ml泥,泥粥可以吃到375ml...其實沒有差多少呀!! 到底是泥粥太好吃,還是媽媽我以前都餓到她了???而且現在泥粥大致上都可以在15min之內吃完425ml....看來寶寶大了,喜愛的口感也會變得比較成熟吧??@@"

 

========== 以下食譜是我試過幾個野拉吃最快就笑呵呵結束的, 因為炒料方式就跟以前做泥時一樣,只是另外打成泥丟進粥裡,所以簡單用加號表現,會不定時更新========

 

泥粥 

米粒都化開了喔!!!


1.高麗菜 130g +胡蘿蔔 40g+扁豆 30g+豬肉130g

2.意大利節瓜 (zucchini)大的 2/3條 +紫高麗菜 50g +洋蔥(小)半顆+豬肉 150g +蒜 兩瓣

3.青椒半顆+ 牛肉 130g + 洋蔥(小)半顆 +聖女番茄兩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o7k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