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二應Augusta之邀參加了台灣代表處在OU舉辦的電影欣賞:由徐若瑄跟周群達主演的人魚朵朵.
故事的內容是在說一個自小就雙腿不良於行的女孩朵朵,在治療好雙腳終於可以走路之後便開始瘋狂愛上鞋子.朵朵收集了千百雙鞋子,後來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牙醫師維孝,兩人共結連理.可惜朵朵的鞋子實在太多了,維孝"建議性"地請朵朵試試看把興趣建立在別的事物上,朵朵卻在有一天又忍不住經過鞋店,萬般掙扎之下好不容易想要離開的時候,卻發生車禍雙腳又回到了以前無法行走的日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男朋友還是先生什麼的,最好都萬般順從, 千般支持, 少插手女朋友的興趣,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 你想悔恨也來不及!!! (雙手叉腰大笑)
哈哈,對於上面的結論, 我當然不是開玩笑的.......
不過看完電影後,我開始覺得近幾年國片風格漸漸有所改變了!
從早期的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女男女" 到李安推手一類的電影,多半是在講述一些社會現象,讓人可以從中檢討思考.雖然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的國片現在都轉型到我所謂的樣子,但是像人魚朵朵這部電影,就讓我非常感到幾米一類的可愛漫畫夢幻風格,不是很清楚是不是因為近年來幾米跟屏風表演坊的舞台劇風格大受歡迎之故??把繪本風搬上大銀幕是滿不一樣的,並且也沒有不好的意思,但是這種轉變的現象我覺得是很有趣的一點,這是其一,
其二是,現在的國片感覺上格局比較小一點,探討比較像是內心跟個人層面.人魚朵朵這部電影最終還是講述了人在追求幸福之餘才發現幸福就在自己身邊....相較於我上面所說的早期的國片,很容易可以看出兩個世代,兩種不同的情形.我想我們這一代普遍關心自己週遭的事勝過國家大事,加上現代社會更為緊張繁忙,年輕一代更容易迷失於五光十射裡,心靈空虛,這樣的情況也許或多或少與國片如此轉型有關?
我看國片跟舞台劇,最討厭聽到的就是台灣國語的咬字不清!! 記得有一次再台灣去看屏風的舞台劇,請來殷悅為其中一角.當時殷悅一直重複的一句台詞是" 先ㄙㄣ,我四你最宗ㄙˊ的僕ㄌㄣˊ",先是我一聽到哈哈大笑以為她在開玩笑,但是到後面我就笑不出來了....喵的咧! 那應該是"先ㄕㄥ,我ㄕˋ你最ㄓㄨㄥ ㄕˊ的僕ㄖㄣˊ"好嗎!!!
 人魚朵朵裡的旁白,有時候真是想要把我給殺死了~~後來才知道這部電影是由劉德華新組成的公司製作,旁白,當然就是劉德華囉! 身為一個港仔,我也比較容忍跟諒解他的咬字不清.但是我覺得有一點很妙的現象是,國片的音效為何都不若我們在電影院裡看好萊塢電影般quality呢??想想,先是咬字就是一大問題.國外的演員都要接受的一大訓練就是發聲跟發音的練習.國片裡確任由演員直接上陣.當初找張震演出臥虎藏龍裡的小虎的時候,他的台灣國語就是讓人貽笑大方到了國外,到現在還是沒有人去注意這個問題...早期訓練出來的表演工作者像是宋少卿,金士傑一流,都是硬底子的演員,為什麼他們的表演這麼受歡迎?我覺得除了好劇本與他們自身的skill之外,他們的表演說話都是鏗鏘有力,字字分明的! 觀眾根本就不用去猜測他們在說什麼....
另外就是技術層面的收音問題,像是我看Friends裡面就會很清楚地跟你說他們如何做音效,很多聲音在拍攝時候會被過濾掉,直到後制部分再加入,感覺上我們看電影或是影集的時候,聲音就會比較厚實跟實在,看起電影來也會感覺比較逼真,不若國片比較容易用"當場的聲音"就錄製在電影裡.不過我想這是有關技術層面的問題,所以也是無可厚非的.
這部電影我覺得一個小小的缺點就是劇本的概念是很好,但是說到整個架構就稍微遜色了....先是遷強地使用一些symbol,最後又遷強地用一些故事或是什麼的把它串聯起來....最明顯的就像是黑色的羊跟白色的羊的故事,最後用朵朵牡羊座的先生跟山羊座的女兒來代表幸福的象徵.....爛.....爛到爆了.....先別說一點都不搭嘎好了,山羊座的是十二月到一月十九號出生的冬天,你在拍攝的時候就不該讓演員們都穿超級大短袖..........................
話雖如此,有國片我們還是要鼓勵支持一下啦!! 畢竟台灣電影發展很晚,補助又很少,我們在不支持一下的話,都要被大陸電影給趕過去了....台灣的電影在亞洲裡真是摸摸名啊!!
徐若瑄很漂亮,我覺得他是裡面演員裡講話最流暢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o7k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